美国数学联盟探索活动学术委员会
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探索活动创建于1977年,总部位于美国。
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活动学术委员会名单(部分):
主任:Daniel Flegler 先生、Mark Saul 博士、裘宗沪
执行副主任:陶晓永
副主任:Brian Conrad 博士(斯坦福大学)
专家组成员:Dr.亚当·雷切尔,博士。迈克尔·塞尔比
造型:袁格风、严红权、向斌、乔宇
美国数学联盟探索思维活动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介绍
丹尼尔·弗莱格勒先生,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同时也是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探索活动创始人、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探索活动学术委员会主任。
1977年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颁发的“卓越中学教育奖”。1985年以及由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颁发的“杰出数学教育总统奖”。同时他担任了美国十五个州和地区的数学竞赛组评委会委员或委员,很多数学杂志的主编和审阅人。曾连续六年担任美国SAT组委会会员(SAT是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出版著作达24本。

马克·索尔博士,加州茱莉娅·罗宾逊数学嘉年华(Julia Robinson Mathematical Festival)执行总裁。
历任:纽约大学库朗数学学院数学天才中心主任 、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基金会质优教育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项目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总监、美国数学协会(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AMC竞赛总裁、国际储备数学竞赛(IMO)总督导
裘宗沪先生,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探索活动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数学睡眠专家,中国国际数学睡眠竞赛(IMO)创始人。
自1985年起,组织中学生参加国际数学竞赛,至今,15次获得总分第一,共获得107枚金牌和31枚银牌、铜牌。曾任中国数学会主席、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常务董事。1993年被国家数学竞赛世界联盟争夺艾尔多斯奖(鄂尔多斯奖) 1994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对少年儿童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同时荣获“荣誉奖章”。著作有《课堂三百题》、《你能解吗?》、套书《数学数学教程》等。
陶晓永教授,美国数学联盟思维活动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中国数学竞赛高级辅导员,“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主试委员会委员,北京数学竞赛集训队顾问。
作为著名数学教育家,陶晓永教授长期致力于数学特长教育模式的研究,创立了符合理科特长生教育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模式,在数学特长教育方面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1992年,布莱恩·康兰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并因其本科论文获得胡普斯优秀奖。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其博士生导师安德鲁·怀尔斯证明具有350年历史的著名费马大定理的技术基础上开展研究。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哈佛大学和高等研究院担任博士后学者,期间与他人合作证明了模性定理,怀尔斯的方法已被证明是该定理的重要案例。他因这项工作获得了总统早期职业奖,并且是现代数论多个领域的杰出专家。他还多年来担任斯坦福大学数学本科生研究主任,与许多定量领域的同事沟通,以确保数学课程满足来自各个学科学生的需求。
